“车厘子”这个网红水果,终于被互联网反噬了。 起因是这样一则新闻:
无锡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日发布情况通报称,1月21日,该中心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核酸检测阳性。
虽然这个新闻还有下面半段内容:
梁溪区指挥部及时落实流行病学调查、核酸采样、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剩余食品封存、环境全面消杀等措施,梁溪区、惠山区和滨湖区共采集环境、物品、人员标本199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但是消费者记下的只有两个关键字:车厘子、阳性。
(消费者也没搞清楚,所谓的“内表面”指的是包装箱内的包装塑料袋,而非车厘子本身的表面,因为车厘子包装线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已经基本隔绝了人体的直接接触。)
这两个当下本就关注度极高的词汇组合在一起,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热搜词。
这则新闻在被中央电视台播报后,更是让全国人民人尽皆知,虽然央视播报的重点是“199份阴性”,但观众的记忆点依然是那一份阳性。
在疫情阴云再起的时刻,国人的神经已经是高度紧张,犹如一群胆小的斑马,突然其中一只远远地看到了狮子的身影,被惊吓到,带动了整个斑马群的集体狂奔。
消费者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车厘子只是一种水果,不吃不会死人。
真正伤害到的是水果流通行业,销售断崖式下跌,价格粉粹性骨折,但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进口水果经销商突然间被视为从事“高危行业”的“危险份子”,在对阳性检出批次进行溯源时,相关经销公司的人员被进行了强制隔离,公司立马陷入了瘫痪状态,在“防疫”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前,其他都是无足轻重的。
基于这种工作人员被隔离、经营被暂停风险的考虑,部分渠道、批发市场干脆“一刀切”,禁售车厘子。 销售渠道出于自保的停售,消费者出于谨慎的拒绝,让这个原本在春节前最热门的水果、最体面的礼品陷入了万分尴尬的境地,广州、上海等地主要批发市场出现了无行情、无销量的局面。
类似的情况在2020年6月也出现在“三文鱼”身上,但三文鱼滞销可以冷冻起来,避过风头。但车厘子在到港后的货架寿命也就十来天,躲也躲不过,卖也卖不动,如果最终的归宿是垃圾桶,真可谓暴殄天物。
尽管各位专家都站出来科普、辟谣,包括张文宏认为因为消费进口商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比空难还低,但消费者的态度依然是:我不听,我不听......
进口水果流通行业以及国外的供应商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已经领教了网络的厉害,甘愿认赔了,进口车厘子正在以史无前例的低价进行销售,或许也是后无来者......
所谓的“车厘子自由”在此刻真正的实现了,只是需要消费者的一点点常识和勇气。
对于国家的监管政策方面,我一直有着这样的疑问,但却一直无法找到权威的解答。
一、高温冷链食品(非冷冻,0摄氏度以上)经过三周以上的海上运输(14+7),即便存在病毒,也已经隔离死了,是否还具有传染性?
二、所有进口水果在入境口岸都进行了100%的“预防性消毒”,既然已经经过了预防性消毒,为何还要进行新冠检测?难道是消毒没有消毒作用?那为何还要消毒?
或许有时候恐惧支配了我们的理智......